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工作 >> 正文

党史学习心得|壮哉!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永州!——感悟三位永州青年革命先烈的追求

发布者:赵凌峰 [发表时间]:2021-04-15 [来源]: [浏览次数]:

年轻的生命,如喷薄的旭日,朝气蓬勃,活力四射;青春的年华,似吐蕊的春芽,含苞待放,神采奕奕。在生命的最美好的时光,一群群年轻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国家的富强,义无反顾、毅然而然的踏上了牺牲的不归路,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革命的征途中,挥洒在民族强大的伟业中,挥洒在国家振兴的事业中。面对年轻的生命离去,我们不由的扼腕长叹;但面对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不由的倍感鼓舞。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党史的百年风雨征程中,无数的青年革命先烈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之精神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在民族的解放事业中万死不辞;无数的青年革命先烈以“牺牲我一个、换取万家福”之担当为国家发展披荆斩棘、杀身成仁,在中国的发展伟业中奋不顾身。今天,我们从三个永州青年革命先烈的故事中来感悟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永州,感悟青春的力量和追求。

第一位,愿为革命“效马革裹尸之精神”的唐克。唐克出生于零陵县(今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家埠阳甸村,21岁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以北伐军第八军第十二团和第三十六军第六团政治指战员的身份参加了北伐。北伐前,他把自己的行军床、衣服等物件与一封家信一并寄回老家,信里附上一张照片,照片上写着:“吾人当效马革裹尸之精神,以身殉国,革命无成誓不还!”表示愿为革命奋战牺牲。北伐中,身先士卒、勇敢顽强,连克强敌,是北伐的一员虎将。大革命失败后,趁着治疗腿上毒瘤的机会,在原零陵县一带开展地下工作,后在李达的支持下,组织一批农运骨干,仅用两支手枪、几把大刀和自制土炮,乘敌不备,一举缴获河西蔡市团防局的16支步枪,震慑了当时的反革命势力,遭到了他们的凶恶反扑。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唐克等革命者辗战到桂林一带继续革命工作,离开家乡前,他对家人说:“目前革命虽然处于低潮,但高潮一定会到来的,共产党一定能扭转乾坤……”。革命的坚定信念和拯救民族于危难的决心驱使他面对挫折和磨难选择勇往直前,1930年唐克参加了广西的龙州起义,并在由邓小平任总政委的红八军担任政治学校的大队长。在当年的龙州反围剿战斗中贡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7岁。“死有重如泰山”,唐克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为党的光辉伟业而牺牲,尽管生命短暂,但如夏花般的灿烂。

第二位,中共党史上“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李启汉。李启汉出生于永州江华的码市朝阳村。21岁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参加了湖南的爱国学生运动;1920年在上海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最早的团员之一,不久参加上海共产党发起的小组,并受命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是我党最早期的党员之一。1921年10月,他领导上海烟厂1万多名工人罢工并取得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取得胜利最早的一次。1922年到1924年,李启汉多次组织工人罢工,先后三次入狱,在狱中矢志不渝、英勇顽强,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坚定志向和坚强的斗争精神。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他虽在狱中,仍被选为中央委员。1925年,李启汉但任了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同年他被选举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会执委兼组织部长。铁肩担道义,他全身心的投入工人运动中,在省港大罢工等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始终以坚定的革命者成为其中的重要领导人。1927年4月15日,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阴云中,李启汉被广州国民党右派逮捕,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遭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李启汉短暂的一生都在为革命奋斗,都在为这个国家的强盛而奔波。他的生命的长度很短,但宽度很长,在他的影响下,家里的几位亲人都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他的感召下,无数的革命青年踏上了救国图存的征途,驱赶历史的阴霾,迎来光明的新中国。邓中夏曾感叹道:“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要以李启汉同志为第一人”。能为革命做牢,我想李启汉是光荣的;能为光明入狱,我想李启汉是骄傲的,正如他与妹妹的临别之言所说:“你要记住,哥哥是为什么而生的,为什么而死的!”生为真理,死为光明,死得其所。李启汉昙花一现的生命之花,焕发了恒久弥香的精神力量。

第三位,“头可断,而共产党籍不可牺牲!”的蒋先云。蒋先云出生在永州新田县大坪塘乡。五四运动时,是湘南地区的学生运动领袖。1921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与刘少奇、李立三领导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成为工人运动领袖。1924年,年轻的蒋先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创造了黄埔军校史上一项“后无来者”的奇迹,是大名鼎鼎的“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参加两次东征陈炯明、平定广东商团叛乱、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役,逐渐成为当时国共两党的风云人物。当时,逐渐看清蒋介石狼子野心的蒋先云,第一个当着蒋介石的面公开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籍不可丢”,革命理想永不背弃。1927年初,蒋介石反企图高官厚禄引诱蒋先云,但他不为所动,前去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队长,倡议成立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同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率部北上河南,在攻打临颍城的激战中,他率领一营、三营冲在最前面,左足中弹,跨上战马再冲;再受重伤人马俱仆,又换上战马奋起再冲。最后,弹片炸断皮带,穿入腹腔,蒋先云壮烈牺牲,年仅25岁。当年,中共中央《向导》周报曾这样悼念他:“他的死不但足以表示无产阶级之战士能勇敢忠诚的为革命而牺牲,而且使一般革命党人都应以他为模仿。”郭沫若也曾说过:“先云战死了,但他的精神是从此不死的。我觉得我们有时间性的文章,不足于纪念超时间性的烈士,足以纪念烈士的,只有他自己生前的行动,生前的誓言。”蒋先云的誓言是什么,在他创办的“心社”宗旨中就做了明确:“牺牲个人利益、图谋群众幸福、结合真纯同志、谋社会实际改进”。蒋先云流星般的一生,划过历史长空的是永恒的精神火焰、不灭的精神火花。

蒋先云25岁、唐克27岁、李启汉29岁,他们的生命定格在了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光,而他们是千千万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牺牲的青年英烈的缩影和代表。谁不爱惜自己的宝贵生命、谁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谁不向往繁花似锦的生活。今天,对于长在红旗下、身在幸福里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年纪轻轻,锦绣前程,但他们选择了为真理而奉献青春的生命,为光明而牺牲自己火热的躯体。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些青年先烈视死如归、前赴后继、安难乐死?我想离不开信仰和信念。信仰是精神火炬,是理想之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政治追求是铸牢共产党人钢铁般意志的强大精神之基;信念是实践基石,是奋斗之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当责任是筑就共产党人飞蛾扑火般精神的强大道德之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蒋先云、唐克、李启汉......,过去的一大批的青年共产党人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勇气和“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豪气挽救民族于危难,拯救国家于危机,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今天中国的强盛和光明。今天的我们做怎么做?诚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是啊,生命的灿烂当在昂然的春天,人生的绽放应在活力的春季。我辈正逢时,奋斗正当季,以我们的青春奋斗强我中华、壮我中国,告慰死难的烈士:“这盛世,正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