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湖南日报】永州职院教授莫志军,帮助农民破解生姜种植难题——一茬变两茬,种姜更赚钱@湖南日报
作者:刘跃兵   时间:2024-04-18   点击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春日,阴雨时常。

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莫志军,一把雨伞,双脚泥水,在江永县多地奔波。

莫志军告诉记者,他计划用两个月时间,在当地建成生姜组培实验室,为姜农提供新的增收方案。

努力攻克难关,形成新的增收方案

江永香姜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名声在外,每年4月种植,生长期210天左右,一年只能种一茬。一般年份,亩产生姜350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6至10元。

“我们建议村民4月份种植生姜组培大苗,到5至6月份收获,销售嫩姜;然后,再种一茬组培姜苗,可以选择产出嫩姜或老姜。”莫志军说,一茬嫩姜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售价每公斤16至40元。

3年前,江永的姜农向莫志军反映,生姜的生长时间长,土地利用率低,特别是他们种的姜收获时,正值全国各地的生姜大量上市,价格波动较大,希望他帮帮他们。

“能不能让一茬姜变两茬,甚至多茬,帮助姜农增收?”莫志军清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第一茬生姜收获后,能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姜苗,以及大田的科学管理方案。莫志军顺着这条思路,一头扎进实验室。

面对多次失败,莫志军锲而不舍推倒重来,终于有了突破:在生姜组培实验室培育姜苗,不受季节、气候等条件约束,可以准时向农民提供种植二茬姜的姜苗;实施总结出来的优化种植方式、加强水肥管理等技术,二茬姜的成活率达98%以上,实现高产。

引良种推良法,帮助企业解难题

莫志军,热衷与农民交朋友,为大家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难题,主动引良种、推良法,帮助农民增收。被大家称为“姜教授”。

去年,莫志军与永州市科技特派员罗欣在一次交流中得知,姜黄是药食两用作物,姜黄素含量较高。贵州有一家姜黄素加工企业,每年需要大量的姜黄作原料。

莫志军、罗欣自掏腰包前去考察,认为永州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种植姜黄,便从贵州引进姜黄。

莫志军、罗欣联系蓝山县舜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成章军试种。

成章军基于对莫志军的信任,他答应下来。

2023年11月16日,专家组采用5点随机选取样方法在姜黄种植基地测产,显示平均亩产3582公斤。按照姜黄素加工企业给予的最低收购价,亩均纯收入近万元。姜黄在永州首次种植,即获成功。

这些年,不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慕名找到莫志军求助,莫志军不计报酬、不讲价钱,全力帮助。

小籽花生是永州的一个本地特色品种,品质好、售价高,但平均亩产仅150公斤左右,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莫志军联系湖南农业大学花生专家李林教授在江永县、蓝山县办点,在李林的帮助下,找到了小籽花生产量低的原因,通过改变过去多粒播种为单粒播种,增施生石灰等技术措施,平均亩产达到200余公斤,高产田达300公斤。

永州有一家提取青蒿素的企业,因青蒿素含量不稳定而苦恼。

该企业负责人找到莫志军,莫志军从该企业种植的青蒿中选育159份样品,送到专业机构检测基因片段,成功选育出两个青蒿素含量高的新品种,青蒿素含量从原来的1.7%提升到2.1%。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4月18日09版

https://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4-04/18/content_1681021.htm?div=-1

作者:刘跃兵

责编:杨永玲

一审:杨永玲

二审:刘跃兵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学校官微


  • 湖南省教育厅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