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卓越服务
——全力推进急救知识进基层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文件精神,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思想理念的。护理学院党员教师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依托专业技能优势,为全力推进急救知识进基层而不懈努力奋斗。这一行动旨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提升,增强基层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护理学院党支部在推动急救技能普及工作中应当发挥以下关键作用。
1.政策引领与规划制定:党组织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急救技能普及规划和政策导向,确保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
2.组织动员与资源整合:党组织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能够协调各方资源,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形成合力。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为急救技能普及提供必要的资金、场地、师资等支持。在周艳云、陈思辉等老师的努力下,我校于2024年8月成功申报成为湖南省红十字应急救护智能化培训基地,进一步整合了优势资源,为普及急救技能增添了平台和设施。
3.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党组织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营造学习急救技能的良好氛围。

周艳云同志为珠山镇夏阳村村民普及气道异物急救
4.监督指导与评估反馈:党组织应对急救技能普及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成效,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推动工作持续改进。
5.党员示范与志愿服务:党组织应鼓励和支持党员在急救技能普及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学习急救技能。党员的示范作用和志愿服务精神将极大地提升急救技能普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孟火娟同志带领学生为珠山镇夏阳村村民进行血压监测
6.创新推动与模式探索:党组织应鼓励和支持在急救技能普及工作中进行创新和探索,尝试新的方法和模式,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普及效率和质量。同时,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
党员在普及急救技能方面不懈奋斗,是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社会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以下是党员在普及急救技能不懈奋斗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行动:

蔡健、周艳云同志带领学生为珠山镇夏阳村村民进行血压监测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应自觉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救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党员要带头践行急救理念,成为急救技能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为群众树立榜样。
2.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党员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积极向周围人群宣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组织讲座、培训、演练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急救技能的学习。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率。
3.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党员要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了解群众对急救技能的需求和困惑。通过开展面对面的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群众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要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陈思辉同志深入白竹亭社区为居民普及急救技能
4.创新方法,提升效果:党员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急救技能普及方法和手段,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模拟演练;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的急救教材和培训课程;建立线上线下的急救知识交流平台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升急救技能普及的效果和质量。
5.持之以恒,不懈奋斗:急救技能的普及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员们持之以恒、不懈奋斗。党员要始终保持对急救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将普及急救技能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断进取,为提升社会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思辉同志为日升学校新生普及急救技能
总之,党员在普及急救技能方面不懈奋斗是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通过以身作则、积极宣传、深入基层、创新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党员们将为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